zhuanli/15/202320886835.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22:59:33 GMT -->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9183发布日期:2023-07-21 11:4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海上风电作业时,需先从码头乘船来到海上风电机组附近,下船后攀爬海上风电机组承台,以此来到海上风电机组的塔基。作业人员海上作业时必须身穿救生衣,攀爬承台必须佩戴安全带,但在已经身穿救生衣的情况下,很难再佩戴安全带,这就导致高空坠落坠海的风险大大加大。目前,多数作业人员仍选择仅穿救生衣或者仅佩戴安全带的方法进行海上登高作业。仅穿救生衣或者仅佩戴安全带的方法,不能有效对作业人员进行保护;仅穿救生衣,不能有效预防高空坠落。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设计一种既可以预防作业人员高空坠落又可以提供海上救生保护的保护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该装置将救生衣与安全带的功能进行融合,使其同时兼具救生衣和安全带的作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包括安全带以及设置在所述安全带上的气囊,所述安全带包括两个肩带以及连接两个所述肩带的护颈,在两个所述肩带以及所述护颈面向人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u形气囊,所述气囊在未充气状态时,位于所述安全带与所述人体之间;所述气囊在充气后,所述气囊挤压两个所述肩带以及所述护颈外翻,且外翻后的所述气囊夹持在人体脖颈处。
6.优选地,所述安全带还包括腰带,所述腰带连接两个所述肩带,且所述腰带中部通过背带与所述护颈连接。
7.优选地,所述背带为长度可调节的背带。
8.优选地,所述腰带下方连接有两个腿带,两个所述腿带套于人腿外周,且两个所述腿带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
9.优选地,在所述腰带上设置有连接其两端的带扣,且在所述带扣处设置有与所述安全带卡接的d扣,所述d扣外接安全挂绳。
10.优选地,所述肩带上设置有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用于显示所述气囊的状态。
11.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自充气装置,所述拉绳与所述自充气装置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自充气装置是否对所述气囊充气。
12.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外侧面设置有与之连通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头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
13.优选地,所述气囊的外侧面还设置有口哨。
14.优选地,两个所述肩带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反光片,所述气囊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
第二反光片。
15.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装置利用安全带的两根肩带,在两根肩带上加装充气式气囊,确保肩带强度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气囊的性能。将救生衣与安全带的功能进行融合,使其同时兼具救生衣和安全带的作用。
16.具体的说,该保护装置包括安全带以及设置在安全带上的气囊,安全带包括两个肩带以及连接两个肩带的护颈;更具体的,在两个肩带以及护颈内侧面上设置有u形结构的气囊或救生衣,气囊或救生衣在未充气状态时,位于安全带与人体之间;气囊在充气后,气囊挤压两个肩带以及护颈外翻,且外翻后的气囊夹持在人体脖颈处。从而确保气囊于人体之间的稳定性,因此,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保护装置,同时具有救生衣和安全带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正面结构立体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的气囊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肩带 2、腰带 3、护颈 4、背带 5、腿带 6、带扣7、d扣 8、第一反光片 9、透明窗 10、拉绳 11、自充气装置 12、气囊 13、第二反光片 14、吹气管 15、口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如说明书附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攀爬承台的防坠海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安全带以及设置在安全带上的气囊12或救生衣,具体的说,安全带包括两个肩带1以及连接两个肩带1的护颈3,气囊12设置在肩带1以及护颈3的内侧面上,即气囊12位于人体与安全带之间;为了具有良好的充气效果以及防护效果,气囊12或救生衣成u形设置,在未充气状态时,气囊12体积较小,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穿戴,且穿戴后不会具
有不适感;在充气后,气囊12能够挤压两个肩带1以及护颈3外翻,从而使气囊12夹紧在人体脖颈处,不会造成随意脱落。
25.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气囊12,不仅限于设置在安全带的内侧,也可以将其设置在安全带的外侧,并通过缝接或其它方式固定,同样可以起到兼具救生衣和安全带的作用,确保不影响气囊12的正常打开即可。另外,气囊12的中段可以通过布条等部件进行限位,以防充气后的气囊12在安全带上随意晃动。
26.综合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装置利用安全带的两根肩带1,在两根肩带1上加装充气式气囊12,确保肩带1强度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气囊12的性能。将救生衣与安全带的功能进行融合,使其同时兼具救生衣和安全带的作用。
27.与传统安全带相似的时,该安全带还包括腰带2,腰带2能够连接两个肩带1,并同时设置在人体腰部,在腰带2中部设置有背带4,背带4与护颈3连接;此外,为了满足不同体型的人员使用该装置,可以将背带4设置为可调的背带4,具体的可调方式请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28.为了更进一步确保该保护装置的防护性能,在腰带2下方设置有与之连接的两个腿带5,腿带5套于人腿外周,且两个腿带5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防止腿带5随意摆动,不易穿戴。
29.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安全带可以为现有的安全带,本技术所要强调的是,安全带于气囊12或救生衣的结合,以使该保护装置具有救生衣和安全带的作用。至于安全带的具体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技术方案。
30.在腰带2上设置有连接其两端的带扣6,腰带2通过带扣锁紧在人体腰部,并且在带扣6处设置有与安全带卡接的d扣7,d扣7扣于安全带上,确保d扣7的安全性,d扣7外接安全挂绳,从而实现安全带的基本挂接保护功能。
31.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观察气囊12的状态,以及是否佩戴由气囊12,可以在肩带1上设置透明窗9,通过透明窗9观察气囊12的状态。当然,透明窗9的设置并不能影响肩带1的安全强度。
32.为了便于气囊12充气,在气囊12的外侧面设置了自充气装置11,自充气装置11通过拉绳10启动或关断,当落水或即将落水时,人工拉动拉绳10,使自充气装置11进行自动充气,直至气囊12内填满空气为止。当然,也可以在气囊12上同时设置吹气管14,吹气管14于气囊12内部连通,在自充气装置11失效情况下,人员可可通过吹气管14自行对气囊12充气,从而达到救护的目的;另外,吹气管14的头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密封盖,以确保充气后的气囊12保持密封性。
33.进一步地,在气囊12外侧面还设置有口哨15,以便于人员落水后及时呼救;当然,口哨15可以为高分贝口哨15,便于救援人员发现。同样的,在两个肩带1外侧面设置第一反光片8,气囊12的外侧面上设置第二反光片13,也是为了便于救援人员发现,至于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3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
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zhuanli/15/202320886835.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22:59:44 G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