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li/62/202320716441.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13:07:44 GMT --> 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6762发布日期:2023-07-24 04:4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无线耳机如tws(tws:truewirelessstereo,意为真无线立体声)耳机被广泛应用,tws耳机的佩戴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入耳式耳机,需要将耳机塞入耳道内,声音可有效地传入耳道内,并便于对外围环境声音进行降噪,但长时间的佩戴容易对用户的耳道造成挤压和对耳膜造成损伤,另一种是夹耳式耳机,耳机置于耳道外,通过将耳机夹持在用户的耳廓上以完成耳机佩戴,夹耳式耳机不会对耳道造成压迫,但容易受到外围环境声音的干扰。有时用户需要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和需求选择不同佩戴方式的耳机,例如用户不需要听到外界声音时,选择入耳式耳机,用户需要听到外界声音时,选择夹耳式耳机。若用户同时携带两种佩戴方式的耳机,则会增加用户的携带负担,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为用户提供两种佩戴方式,以满足在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可调耳机柄,包括:
5.耳机柄主体,安装于耳机主体,
6.所述耳机柄主体靠近耳廓的一侧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耳机柄主体固定连接,
7.第一状态,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通过锁止组件与所述耳机柄主体连接;
8.第二状态,所述锁止组件解除锁止,所述弹性件恢复自由状态,在自由状态下,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耳机主体弯曲,使所述耳机主体、所述耳机柄主体和所述弹性件围成夹持耳廓的夹持空间。
9.通过设置弹性件并利用弹性件的伸直与弯曲两种状态的切换,来实现蓝牙耳机的可入耳状态和可夹耳状态的切换,实现切换的方式简单,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为用户提供两种佩戴方式,以满足在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片。
11.通过选用弹片,可保持弹性件的恢复弹力不易退化,使得以夹耳方式佩戴时弹性件可提供稳定的夹持力。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外设有软胶层。通过设置软胶层,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柄主体靠近所述耳廓的一侧开设有凹台,所述弹性
件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凹台。
14.通过将弹性件安装于凹台内,提升弹性件的隐蔽性,充分利用耳机柄的空间,增加蓝牙耳机的美观性。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卡钩、滑轨和连接部,所述耳机柄主体远离所述耳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轨置于所述滑槽,所述卡钩位于所述耳机柄主体靠近所述耳廓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卡钩和所述滑轨,所述卡钩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所述滑轨在所述滑槽中滑动,
16.第一状态时,所述卡钩钩住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
17.拉动所述卡钩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解除锁止。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滑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折耳,所述耳机柄主体远离所述耳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滑槽贯通,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安装槽槽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折耳抵接,
19.拉动所述卡钩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时,所述卡钩带动所述滑轨在所述滑槽中滑动,所述滑轨带动所述折耳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当取消拉动所述卡钩的操作时,所述卡钩恢复到原位。
20.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使得卡钩可自动复位,增加卡钩钩卡弹性件的稳定性。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折耳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的一侧设有导向杆,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杆。
22.通过设置导向杆可防止第二弹性件在反复压缩过程中的位置改变,进而防止锁止组件的卡滞。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钩设有导入面,
24.按压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导入面抵接并驱使所述卡钩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卡钩钩住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端。
25.通过设置导入面,可简化卡钩钩卡弹性件的操作。
26.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前述的任意一种可调耳机柄。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主体与所述耳机柄主体为一体成型。
2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为用户提供两种佩戴方式,以满足在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30.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通过设置弹性件并利用弹性件的伸直与弯曲两种状态的切换,来实现蓝牙耳机的可入耳状态和可夹耳状态的切换,实现切换的方式简单;
3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通过选用弹片,可保持弹性件的恢复弹力不易退化,使得以夹耳方式佩戴时弹性件可提供稳定的夹持力;
32.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通过设置软胶层,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
33.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通过将弹性件安装于凹台内,提升弹性件的隐蔽性,充分利用耳机柄的空间,增加蓝牙耳机的美观性;
34.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使得卡钩可自动复位,增加卡钩钩卡弹性件的稳定性;
35.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通过设置导向杆可防止第二弹性件在反复压缩过程中的位置改变,进而防止锁止组件的卡滞;
36.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通过设置导入面,可简化卡钩钩卡弹性件的操作。
附图说明
37.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可调耳机柄及蓝牙耳机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3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入耳状态示意图;
3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入耳佩戴示意图;
4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夹耳状态示意图;
4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耳佩戴示意图;
4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4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锁止组件示意图。
44.附图标号说明:
45.耳机柄主体1,凹台11,滑槽12,安装槽13,耳机主体2,弹性件3,卡钩41,导入面411,滑轨42,折耳421,导向杆4211,连接部43,第二弹性件44。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4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48.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49.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0.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1.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耳机柄,包括:
52.耳机柄主体1,安装于耳机主体2,
53.耳机柄主体1靠近耳廓的一侧设有弹性件3,弹性件3靠近耳机主体2的一端与耳机柄主体1固定连接,
54.第一状态,弹性件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通过锁止组件与耳机柄主体1连接;此时耳机柄形状与市场上常见的耳机柄类似,装有此种耳机柄的蓝牙耳机适于以入耳方式佩戴,耳机柄外挂于耳廓前侧。以入耳方式佩戴耳机可减少外界声音的干扰,保障用户收听效果,但长时间以入耳方式佩戴耳机容易对用户的耳道造成挤压和对耳膜造成损伤。
55.第二状态,锁止组件解除锁止,弹性件3恢复自由状态,在自由状态下,弹性件3朝向耳机主体2弯曲,使耳机主体2、耳机柄主体1和弹性件3围成夹持耳廓的夹持空间。此时装有此种耳机柄的蓝牙耳机适于以夹耳方式佩戴,通过耳机主体2、耳机柄主体1和弹性件3围成的夹持空间夹持在耳廓的前后两侧。以夹耳方式佩戴耳机不会对耳道造成压迫,但容易受到外围环境声音的干扰,特别适合在佩戴耳机时还需要听到外界声音的情形,例如在安全出行时,不仅能听到耳机中播放的声音,还能听到外界环境的声音(汽笛声、广播声等)。
5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件3并利用弹性件3的伸直与弯曲两种状态的切换,来实现蓝牙耳机的可入耳状态和可夹耳状态的切换,实现切换的方式简单,本技术可为用户提供两种佩戴方式,以满足在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优选为弹片,弹片易于安装,且在夹耳状态时与耳廓的接触面积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优选为弹条,选用弹条可减轻耳机柄的重量。
57.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弹性件3外设有软胶层,通过设置软胶层,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软胶层可只在弹性件3与耳廓接触的一侧设置,也可在弹性件3外侧整体设置,当软胶层在弹性件3外侧整体设置时,在安装时无需区分弹性件3的正反面,提升弹性件3安装效率。软胶层的设置可采用浸涂方式或喷涂方式。
58.参考说明书附图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柄主体1靠近耳廓的一侧开设有凹台11,弹性件3靠近耳机主体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凹台11。
59.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在可入耳佩戴方式时的外形与凹台11的内轮廓适配,优选地,弹性件3的厚度与凹台11的凹陷深度一致。通过将弹性件3安装于凹台11内,提升弹性件3的隐蔽性,充分利用耳机柄的空间,增加蓝牙耳机的美观性。
60.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图3、图5、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锁止组件包括卡钩41、滑轨42和连接部43,耳机柄主体1远离耳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2,滑轨42置于滑槽12,卡钩41位于耳机柄主体1靠近耳廓的一侧,连接部43两端分别连接卡钩41和滑轨42,卡钩41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滑轨42在滑槽12中滑动;第一状态时,卡钩41钩住弹性件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拉动卡钩41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卡钩41与弹性件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解除锁止。
61.在本实施例中,滑轨42可在滑槽12中滑动且滑轨42与滑槽12之间有较大摩擦阻尼,当卡钩41移动时可通过连接部43带动滑轨42在滑槽12中滑动,当卡钩41停止移动时,因摩擦阻尼的存在,滑轨42与滑槽12无进一步的相对移动,换句话说,滑轨42与滑槽12之间的摩擦阻尼限制滑轨42与滑槽12在无外力的情况下的相对移动。此种情况下卡钩41与弹性件3完成钩卡、卡钩41与弹性件3解除钩卡均需通过手动完成,即需要通过手指拉卡钩41解除
卡钩41,通过手指推卡钩41完成钩卡。
62.在其他实施例中,滑轨42与滑槽12之间的摩擦阻尼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滑轨42远离连接部43的一端设有折耳421,耳机柄主体1远离耳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与滑槽12贯通,折耳421置于安装槽13中,安装槽13中还设有第二弹性件44,第二弹性件44一端与安装槽13槽壁抵接,另一端与折耳421抵接;拉动卡钩41沿预设方向移动时,卡钩41带动滑轨42在滑槽12中滑动,滑轨42带动折耳421压缩第二弹性件44,当取消拉动卡钩41的操作时,卡钩41恢复到原位。具体地,当外力驱使卡钩41移动时可通过连接部43带动滑轨42在滑槽12中移动,当外力撤销时,在第二弹性件44恢复弹力的作用下,滑轨42通过连接部43带动卡钩41移动到初始位置,换句话说,卡钩41与弹性件3解除钩卡时需要通过手动完成,卡钩41与弹性件3完成钩卡时只需将弹性件3的自由端按压平,卡钩41会自动钩卡弹性件3的自由端,提升了卡钩41与弹性件3完成钩卡的便捷性,增加了卡钩41与弹性件3完成钩卡和解除钩卡的操作体验,弹性件3的自由端即为弹性件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
63.参考说明书附图图5、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4为压缩弹簧,折耳421与第二弹性件44抵接的一侧设有导向杆4211,第二弹性件44一端套设于导向杆4211。通过设置导向杆4211可防止第二弹性件44在反复压缩过程中的位置改变,进而防止锁止组件的卡滞。
64.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卡钩41设有导入面411,按压弹性件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弹性件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与导入面411抵接并驱使卡钩41沿预设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卡钩41钩住弹性件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
6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入面411,在按压弹性件3的自由端到平直状态时,无需手动移动卡钩41,弹性件3的自由端会抵接导入面411并挤推卡钩41移动,直至弹性件3的自由端为平直状态。
66.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图3、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耳机主体2和前述的任意一种可调耳机柄。
67.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图3、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主体2与耳机柄主体1为一体成型,可减少耳机主体2与耳机柄主体1的连接工序,节省开模数量,提升生产效率。
68.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zhuanli/62/202320716441.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13:07:47 G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