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li/13/202320303022.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22:32:38 GMT --> 承载桥梁墩柱防侧翻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承载桥梁墩柱防侧翻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0197发布日期:2023-07-24 00:37阅读:9来源:国知局
承载桥梁墩柱防侧翻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载桥梁墩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承载桥梁墩柱防侧翻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桥梁墩柱,即土木工程中用于承载上部结构物的下部承重物。桥梁墩柱截面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方形、曲线形、抛物线形等异性墩柱。在公路桥、铁路桥、人行道等桥梁、立交桥、匝道桥、天桥等工程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139532u,提供了一种桥梁墩柱,该专利通过将桥梁墩柱分解为若干可预制的墩柱节体,可以实现各墩柱节体集中在岸上等加工条件优越的地方预制,然后再组装成墩柱主体,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巨大墩柱的整体现场施工的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施工时间和成本。
4.上述专利虽然采用预制的方式来降低巨大墩柱的整体现场施工的难度,但是桥梁墩柱现场施工过程中,其大多都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缺乏相应的防侧翻加固结构进行辅助支撑,不够稳定,使得桥梁墩柱在受到外力或环境作用下,产生侧翻的可能性,不仅影响施工,同时也产生安全隐患,降低了施工效果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承载桥梁墩柱防侧翻加固结构,本方案通过支撑板、安装底板和抓地齿的辅助支撑,配合加固箱和配重块的增重和加固,使桥梁墩柱本体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减少侧翻的可能性,降低安全隐患,增强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安全性。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承载桥梁墩柱防侧翻加固结构,包括桥梁墩柱本体,所述桥梁墩柱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侧板,两个所述连接侧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相接触的抓地齿,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箱,所述加固箱的内部设有多个相互接触的配重块,所述加固箱的内部设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与位于上侧的配重块相接触,所述挤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加固箱的内顶端开凿有通孔,且活动柱的上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活动柱与通孔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活动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本方案通过支撑板、安装底板和抓地齿的辅助支撑,配合加固箱和配重块的增重和加固,使桥梁墩柱本体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减少侧翻的可能性,降低安全隐患,增强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安全性。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通孔内壁上的两个弹性块,所述活动柱的左
右两端均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槽,所述弹性块位于弧形槽内,并与其相匹配,通过弹性块和弧形槽的弹性卡合,使活动柱随着配重块的增加进行移动和固定,实现对配重块进行按压和固定,使其保持稳定。
11.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下端与加固箱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套,且弹性伸缩套的外端为波纹状设置,所述活动柱位于弹性伸缩套的内部,通过弹性伸缩套的设置,使雨水和灰尘等脏物不易进入到加固箱内,增强防污效果,避免对加固箱内部的结构造成影响。
12.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箱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块,通过箱门和拉块的设置,实现加固箱的开合,方便施工人员添加配重块。
13.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球形槽,且两个球形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滚珠,两个所述滚珠的外端均与加固箱的内壁相接触,通过滚珠的设置,使挤压板的运动更加顺畅便捷。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方案通过支撑板、安装底板和抓地齿的辅助支撑,配合加固箱和配重块的增重和加固,使桥梁墩柱本体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减少侧翻的可能性,降低安全隐患,增强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安全性。
17.(2)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通孔内壁上的两个弹性块,活动柱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槽,弹性块位于弧形槽内,并与其相匹配,通过弹性块和弧形槽的弹性卡合,使活动柱随着配重块的增加进行移动和固定,实现对配重块进行按压和固定,使其保持稳定。
18.(3)盖板的下端与加固箱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套,且弹性伸缩套的外端为波纹状设置,活动柱位于弹性伸缩套的内部,通过弹性伸缩套的设置,使雨水和灰尘等脏物不易进入到加固箱内,增强防污效果,避免对加固箱内部的结构造成影响。
19.(4)加固箱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箱门,箱门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块,通过箱门和拉块的设置,实现加固箱的开合,方便施工人员添加配重块。
20.(5)挤压板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球形槽,且两个球形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滚珠,两个滚珠的外端均与加固箱的内壁相接触,通过滚珠的设置,使挤压板的运动更加顺畅便捷。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说明:
26.1、桥梁墩柱本体;2、连接侧板;3、支撑板;4、安装底板;5、抓地齿;6、加固箱;7、配重块;8、活动柱;9、挤压板;901、滚珠;10、弹性块;11、弧形槽;12、弹性伸缩套;13、盖板;14、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
31.请参阅图1-4,承载桥梁墩柱防侧翻加固结构,包括桥梁墩柱本体1,桥梁墩柱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侧板2,两个连接侧板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且支撑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4,安装底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相接触的抓地齿5,安装底板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箱6,加固箱6的内部设有多个相互接触的配重块7,加固箱6的内部设有挤压板9,且挤压板9与位于上侧的配重块7相接触,挤压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柱8,加固箱6的内顶端开凿有通孔,且活动柱8的上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其上侧,活动柱8与通孔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活动柱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13,本方案通过支撑板3、安装底板4和抓地齿5的辅助支撑,配合加固箱6和配重块7的增重和加固,使桥梁墩柱本体1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减少侧翻的可能性,降低安全隐患,增强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安全性。
32.请参阅图2-4,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通孔内壁上的两个弹性块10,活动柱8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槽11,弹性块10位于弧形槽11内,并与其相匹配,通过弹性块10和弧形槽11的弹性卡合,使活动柱8随着配重块7的增加进行移动和固定,实现对配重块7进行按压和固定,使其保持稳定。
33.请参阅图2,盖板13的下端与加固箱6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套12,且弹性伸缩套12的外端为波纹状设置,活动柱8位于弹性伸缩套12的内部,通过弹性伸缩套12的设置,使雨水和灰尘等脏物不易进入到加固箱6内,增强防污效果,避免对加固箱6内部的结构造成影响。
34.请参阅图4,加固箱6的外端转动连接有箱门14,箱门1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块,通过箱门14和拉块的设置,实现加固箱6的开合,方便施工人员添加配重块7。
35.请参阅图2,挤压板9的左右两端均开凿有球形槽,且两个球形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滚珠901,两个滚珠901的外端均与加固箱6的内壁相接触,通过滚珠901的设置,使挤压板9的运动更加顺畅便捷。
36.本实用新型中,桥梁墩柱本体1施工固定时,两侧的支撑板3和安装底板4也随之固定,并使抓地齿5深入到地面下,紧紧抓住地面,进行辅助支撑,同时拉动拉块,带动箱门14翻开,打开加固箱6,施工人员向加固箱6内部添加一块块配重块7,且挤压板9在配重块7的添加下,逐渐向上运动,带动活动柱8向上运动,使弹性块10远离初始位置下的弧形槽11,直至配重块7添加结束后,挤压板9和活动柱8停止运动,弹性块10延伸至此时所对应的弧形槽11内,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使挤压板9对多个叠加的配重块7进行按压,使其保持稳定,通过支撑板3、安装底板4和抓地齿5的辅助支撑,配合加固箱6和配重块7的增重和加固,使桥梁墩柱本体1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减少侧翻的可能性,降低安全隐患,增强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安全性。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zhuanli/13/202320303022.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22:32:41 G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