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li/20/202223321309.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09:29:56 GMT --> 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5573发布日期:2023-07-24 04:06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麦拉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当前市场上大部分的商用显示面板需具有触控显示功能,设计时采用比较笨重的钢化玻璃部品材料,导致整机重量增加,运输过程中其惯性巨大,会产生一系列的磨伤问题。磨伤产生的原因是在运输中胶框与膜片间发生了相对运动。
3.目前针对磨伤问题的主流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在胶框下增加泡棉,在z轴方向将光学膜片整体压死,防止膜片与胶框发生相对运动,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光学膜片受热后无膨胀间隙,产生膜拱;另一种是在光学膜片上贴附黑色麦拉片来降低相对运动的产生,但传统的黑色麦拉片一方面在生产组装时出现应力从而翘起或拉起光学膜片,导致此方法失效;另一方面,传统的黑色麦拉片容易遮光,在贴附的过程中,容易在显示区域产生黑影,影响画面品味。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麦拉片使显示区产生的黑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麦拉片使显示区产生黑影的问题。
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麦拉片,包括:
6.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
7.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朝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凸出。
8.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透明材料。
9.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定位圆孔。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不透明材料。
11.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部分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且所述第三部分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排布方向。
12.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相等。
13.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排布方向。
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框体、光学膜片,以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麦拉片;
15.其中,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麦拉片设置在所述背光框体的同一侧,且所述麦拉片
的所述第一部分黏贴在所述光学膜片背离所述背光框体的一侧,所述麦拉片的所述第二部分黏贴在所述背光框体的表面,所述麦拉片的所述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侧面。
16.可选地,所述背光框体包括:第一背板以及第一胶框;
17.其中,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麦拉片均设置在第一背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部分黏贴在所述第一背板的表面,所述第一胶框位于所述麦拉片背离所述第一背板的一侧。
18.可选地,所述背光框体包括:
19.第二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以及
20.第二胶框,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延伸部,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延伸部为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面状结构,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侧板的同一侧;
21.其中,所述光学膜片和所述麦拉片均设置在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麦拉片的所述第二部分黏贴在所述延伸部的表面。
22.可选地,所述麦拉片的所述第三部分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等于所述背光框体靠近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背离所述背光框体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排布方向。
23.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本技术第二方面中提供的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麦拉片和所述光学膜片背离所述背光框体的一侧。
24.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朝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凸出。本技术提供的麦拉片在贴偏时不易漏出在显示区域中,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麦拉片贴偏时在显示区造成严重黑影的问题。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相关技术中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示意图;
28.图2是相关技术中提出的一种泡棉结构示意图;
29.图3a是相关技术中提出的背光框体定位柱结构示意图;
30.图3b是相关技术中提出的传统麦拉片结构示意图;
31.图3c是相关技术中提出的传统麦拉片正常组装结构示意图;
32.图3d是相关技术中提出的传统麦拉片贴偏后组装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麦拉片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麦拉片贴偏时第一部分的第一边缘结构示意图;
35.图6a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包含第一背板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36.图6b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包含第一背板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6c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包含第二背板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背板;102、第一胶框;1021、第一端;1022、第二端;1023、连接部;103、光学膜片;104、麦拉片;105、扩散板;106、反射单元;107、发光单元;201、第二背板;2011、底板;2012、侧板;202、第二胶框;2021、固定部;2022、延伸部;1、第一部分;11、第一边缘;12、定位圆孔;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31、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0.图1示出了一种背光模组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框体(包括第一背板101和第一胶框102)以及光学膜片103。其中,由于第一胶框102和光学膜片103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光学膜片和第一胶框在背光模组中会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产生磨伤。为了解决背光模组中第一胶框与光学膜片之间的磨伤问题,在背光模组的第一胶框与光学膜片之间增加了一层泡棉,图2示出了泡棉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通过在第一胶框102靠近第一背板101一侧的表面增加泡棉结构,在与光学膜片103表面垂直的方向将光学膜片103压死,从而减小第一胶框102与光学膜片103之间的间隙,固定光学膜片103使之无法与第一胶框102发生相对运动。然而,由于泡棉的存在,使光学膜片103被整体压死,在光学膜片103受热时就会因无膨胀间隙而产生膜拱。
41.相关技术中,采用在光学膜片上方背板定位孔的位置增加黑色的传统麦拉片来防止产生磨伤,同时避免了膜拱的产生。图3a示出了背板定位柱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传统麦拉片结构示意图,如图3a和图3b所示,将传统麦拉片通过背胶固定在背板定位柱所在的位置。图3c示出了传统麦拉片正常组装结构示意图,如图3c所示,传统麦拉片在组装在胶框边缘,但是由于传统麦拉片为黑色,由于黑色麦拉片的吸光效应,在正常组装时虽然不会漏至显示区,但仍然会在显示区看到轻微的黑影;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麦拉片与光学膜片之间采用背胶连接,因此在背光模组的制备过程中会出现应力从而翘起或拉起光学膜片,使传统麦拉片无法有效固定光学膜片的位置。
42.此外,在窄边框的背光模组中,由于胶框102覆盖光学膜片103的区域更小,使得传统麦拉片在贴附时容易贴偏,图3d示出了传统麦拉片贴偏后组装结构示意图,如图3d所示,贴偏后的传统麦拉会漏至显示区内部,使得显示区可以看到严重的黑影。
4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麦拉片,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拉片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和所述第二部分2之间的第三部分3。
44.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包括第一边缘11,所述第一边缘11为所述第一部分1远离所述第二部分2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朝背离所述第二部分2的一侧凸出。
45.具体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拉片采用三段式分段结构,其中,第一部分1中的第一边缘11为圆弧形,使得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麦拉片在贴偏时,漏至显示区的可能
性更低,避免了麦拉片漏至显示区从而使显示区产生黑影的问题。图5示出了麦拉片贴偏时第一部分的第一边缘结构示意图,如图5右侧所示,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麦拉片在贴偏时,第一边缘11不会越过显示区边缘而直接漏在显示区内部。通过第一部分1中的第一边缘11的圆弧形设计,避免了麦拉片漏至显示区而产生的黑影问题。
4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麦拉片第一部分1包括透明材料。该透明材料可以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材质,也可以为其他现有技术公开的透明麦拉片材质,具体的第一部分1的材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制。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部分1设置为透明色,对背光模组发出光的透射性更强,透光率更高,避免了传统的黑色麦拉片因吸光性而产生黑影的不良现象。
4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麦拉片的第一部分1还包括定位圆孔12。本技术实施例的麦拉片通过第一部分1的定位圆孔12安装于背光模组中第一背板101的多个定位柱所在的位置,使得在固定光学膜片103的时候使光学模片103仍然保留有可膨胀的间隙,从而避免光学膜片103产生膜拱的不良现象。其中,定位圆孔12的尺寸与背光模组的定位柱尺寸相同,定位圆孔的具体尺寸可根据背光模组的实际尺寸进行确定,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制。
4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麦拉片的第二部分2包括不透明材料。该不透明材料可以为黑色材料,也可以为其他颜色的材料,例如红色、蓝色等。第二部分2的材质可以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不透明的麦拉片材质,具体的第二部分2的材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制。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麦拉片的第二部分通过设置为不透明的材质,当麦拉片的第二部分2掉落至背光模组的腔体或其他位置时,由于麦拉片的第二部分2为不透明色,可以更加容易被发现并及时检修,降低了组装难度,提升了组装时的工作效率。
4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三部分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且所述第三部分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排布方向。具体而言,第一部分1的第一边缘11为圆弧形,与第一边缘不同的其他边缘为直线形,第一部分的直线形边缘中最长的边缘为第一方向的边;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的形状为矩形,所有边缘均为直线形,且长边为第一方向的边,其中第一部分的直线形边缘中最长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第三部分中最长的边缘的尺寸;第二部分中最长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第三部分中最长的边缘的尺寸。
5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相等。具体而言,第一部分的直线形边缘中最长的边缘的尺寸等于第二部分中最长的边缘的尺寸。
5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31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31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排布方向。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第一部分1与第三部分3的连接处为一条沿第一方向的直线,在该连接处的直线所在的麦拉片材料上开设有多个孔,形成连接处的虚线状的多个孔结构(均匀排列的孔)。其中,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的连接处开设的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形状、大小和密度,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制。通过在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的连接处开孔,释放麦拉片材
料内部的应力,有效防止第一部分1被麦拉片内部的应力弹起而使麦拉片剥离光学膜片。
52.同时,第二部分2与第三部分3的连接处为一条沿第一方向的直线,在该连接处的直线所在的麦拉片材料上开设有多个孔,形成连接处的虚线状的多个孔结构(均匀排列的孔)。其中,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的连接处开设的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形状、大小和密度,本技术在此不作限制。通过在第二部分2和第三部分3的连接处开孔,释放麦拉片材料内部的应力,有效防止第二部分2被麦拉片内部的应力弹起而使麦拉片剥离背板。
5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部分3与第一部分1的连接处的拐角为r角,第三部分3与第二部分2的连接处的拐角为r角。通过将第三部分3与第二部分2和第一部分1的连接拐角设置为r角,可以有效增强麦拉片的整体强度,防止麦拉片被撕断而失去效用。
5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靠近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黏结材料;第二部分2背离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黏结材料。具体而言,通过在第一部分1靠近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设置黏结材料,增强与光学膜片的黏贴强度;通过在第二部分2靠近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设置黏结材料,增强与背板的黏贴强度。
5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1靠近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的黏结材料为透明色材料。通过第一部分1靠近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设置透明色黏结材料,避免黏结材料对第一部分1的透光性产生不良影响,防止产生黑影。同时,第二部分2背离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设置的黏结材料为透明色材料。通过第二部分2背离第三部分3一侧的表面设置的黏结材料为透明色材料,防止黏结材料对在第二部分2的麦拉片材料掉落至背光模组腔体内时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
5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现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麦拉片进行详细说明。
57.实施例一
58.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麦拉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朝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凸出。
59.其中,第一部分中包括定位圆孔,圆孔直径为3-4mm,第一部分与第一边缘不同的其他边缘为直线形,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边缘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35mm;沿第二方向的直线边缘的尺寸大于或等于4mm,且小于或等于5mm。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排布方向,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排布方向。
60.其中,第二部分为矩形,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边缘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5mm,且小于或等于35mm;沿第二方向的直线边缘的尺寸大于或等于4mm,且小于或等于6mm。
61.其中,第三部分为矩形,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边缘的尺寸等于20mm;沿第二方向的直线边缘的尺寸为3mm。
62.其中,第一部分采用全透明pet材质,第二部分采用黑色材质或其他不透明材质,第三部分采用全透明pet材质。
63.其中,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孔。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连
接处的拐角为r角,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处的拐角为r角。
64.其中,第一部分靠近第三部分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透明色双面胶;第二部分背离第三部分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黏结材料透明色双面胶。
65.基于相同的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图6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含第一背板的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图6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含第一背板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a-6b所示,包括:背光框体,光学膜片103,以及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麦拉片104,其中,所述背光框体包括第一背板101以及第一胶框102。
66.其中,所述第一胶框102与所述光学膜片103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101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麦拉片104的上方。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胶框包括第一端1021、第二端1022和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连接部1023。其中,第一端1021在所述第一背板101靠近光学膜片103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一胶框的第一端1021在所述第一背板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学膜片103在所述第一背板101上的正投影无交叠;所述第一胶框的第二端1022在所述光学膜片103上方,且所述第一胶框的第二端1022在所述第一背板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学膜片103在所述第一背板101上的正投影有交叠。
67.所述光学膜片103与所述麦拉片104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101的同一侧,且所述麦拉片104的所述第一部分1黏贴在所述光学膜片103背离所述第一背板101的一侧,所述麦拉片104的所述第二部分2黏贴在所述第一背板101的表面,所述麦拉片104的所述第三部分3位于所述光学膜片103的侧面。
68.所述麦拉片104的所述第三部分3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等于所述背光框体靠近所述光学膜片103的表面与所述光学膜片103背离所述背光框体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部分1、所述第三部分3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的排布方向。
6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b所示,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105,所述扩散板105与所述光学膜片103设置于所述背光框体的同一侧,位于所述光学膜片103靠近背光框体的一侧。所述扩散板105在所述背光框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光学膜片103在所述背光框体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7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b所示,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单元106和发光单元107,所述反射单元106和所述发光单元107设置于所述背光框体背离所述光学膜片103的一侧上。其中,所述反射单元可以为反射片;所述发光单元可以为沿第一方向均匀排列的多根灯条,所述灯条背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与反射单元106相接触。其中,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麦拉片104中所述第一部分1、所述第三部分3以及所述第二部分2的排布方向。
71.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框体包括第二背板201和第二胶框202。图6c示出了一种包含第二背板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c所示,其中,第二背板201,包括底板2011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2012;第二胶框202,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2021和延伸部2022,所述固定部2021设置在所述侧板2012上,所述延伸部2022为平行于所述底板2011的面状结构,所述底板2011以及所述延伸部2022位于所述侧板2012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光学膜片103和所述麦拉片104均设置在所述延伸部2022背离所述底板2011的一侧,所述麦拉片104的所述第二部分2黏贴在所述延伸部2022的表面。
72.基于相同的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本
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麦拉片和所述光学膜片背离所述背光框体的一侧。
7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朝背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凸出。本技术提供的麦拉片在贴偏时不易漏出在显示区域中,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麦拉片贴偏时在显示区造成严重黑影的问题。
74.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麦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zhuanli/20/202223321309.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09:30:07 G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