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li/05/202221944097.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19:13:43 GMT --> 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3247发布日期:2023-07-24 02:3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胰岛素注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这种注射针头与胰岛素笔配套使用可用于自我给药或他人给药,其中胰岛素笔可重复使用,而注射针头为一次性使用针头。本实用新型注射针头特点是通过手动锁定对使用后针尖实施安全保护,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背景技术:

2.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给患者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3.胰岛素注射工具多种多样,常见的胰岛素注射工具由胰岛素注射针头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套使用构成,其中胰岛素注射笔携带规定量的胰岛素液体药物,可重复使用,而胰岛素注射针头为一次性使用针头。传统胰岛素注射针头由针体与针座固定连接构成,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无保护装置使用后针尖外露容易误伤手指并导致交叉感染。为了解决传统胰岛素注射针头的安全性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多种多样带安全保护套装置的胰岛素注射针头。这种产品通常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手动安全保护胰岛注射针头,第二类是自动安全保护胰岛注射针头。自动安全保护类产品往往结构复杂、成本高,属于高档医用消耗品,手动安全保护产品介于传统产品与高档产品之间,结构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属于消费者欢迎的安全性产品。
4.中国专利cn215024119u于2021年12月07日公布了一件名称为《一种胰岛素自动回缩防护针头》,专利申请号为202120554224.2,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一种胰岛素自动回缩防护针头,但查看说明书后实际为手动安全保护式胰岛注射针头,即需要通过手动操作才能实现安全保护。作为一种手动安全保护胰岛注射针头尽管该专利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存在的缺陷是:防护帽在保护针头状态下只是依靠弹簧作用力,并未进入锁定状态,如果按压或者触碰到防护帽仍然可以迫使防护帽移动而脱离保护状态,从安全性角度看这种设计存在安全隐患。
5.为此,如何对上述现有手动安全保护胰岛注射针头进行改进,在保留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势的同时克服其在安全性方面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着重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手动安全保护胰岛注射针头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包括:
8.针座,该针座前部设有定位柱,后部设有用来连接胰岛素笔的接口。
9.针体,该针体前端为注射段,后端为连接段,针体固定在定位柱上,注射段从定位柱前端向前延伸,连接段从定位柱后端延伸至接口中。
10.前套管,该前套管用来保护针体的注射段,前套管的主体结构为管体,前套管与针座在轴向滑动配合,前套管相对于针座在滑动方向上具有前端限位位置,在前端限位位置上所述前套管与针座在周向转动配合。
11.其创新在于:所述针座上设有轴向第一定位面,该轴向第一定位面朝向轴向前方,对应该轴向第一定位面在前套管上设有轴向第二定位面,该轴向第二定位面朝向轴向后方。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的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的中心处于前套管相对于针座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
12.所述针座上设有周向第一定位面,该周向第一定位面朝向周向的顺时针转动方向或者逆时针转动方向,对应该周向第一定位面在前套管上设有周向第二定位面,该周向第二定位面朝向周向的逆时针转动方向或者顺时针转动方向。所述周向第一定位面的中心与周向第二定位面的中心处于前套管相对于针座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
13.在装配状态下的圆周方向上,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中心的相位差等于周向第一定位面中心与周向第二定位面中心的相位差。
14.在前套管相对于针座处于前端限位位置上,手动转动前套管,当前套管上的周向第二定位面与针座上的周向第一定位面接触定位时,前套管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与针座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面对面设置,以此将前套管定位锁定在针座上并形成针对针体前端针尖的安全保护。
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6.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端”、“前部”、“前方”、“向前”、“之前”中的“前”是指以本实用新型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注射段针尖所指的方向。所述“后端”、“后部”、“后方”中的“后”是指“前”的反方向。
17.2.上述方案中,所述胰岛素注射针头还可以包括外套,外套为套筒结构,套在针座和前套管之外,用于保护胰岛素注射针头整体。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外套与创新点无关,因此在文字描述和附图中均将其略去。本发是还可以包含用来保护针体连接段的尾盖。因尾盖与本实用新型创新点无关,因此在文字描述和附图中均将其略去。这也是权利要求书中采用开放式表述的原因。
18.3.上述方案中,针对轴向第一定位面或/和轴向第二定位面设有过渡面,该过渡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过渡面位于轴向第一定位面或/和轴向第二定位面旁并与轴向第一定位面或/和轴向第二定位面连接,过渡面的中心与轴向第一定位面的中心或轴向第二定位面的中心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
19.当轴向第一定位面与轴向第二定位面在圆周方向上处于错位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前后交错,而且前后交错的长度落在所述过渡面在轴向的投影长度范围内,在此状态下手动转动前套管时,前套管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经过过渡面爬升至与针座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面对面顶压状态,同时周向第二定位面与周向第一定位面接触定位。
20.4.上述方案中,所述周向第一定位面位于轴向第一定位面旁并与轴向第一定位面呈角度,周向第一定位面的中心与轴向第一定位面的中心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周向第一定位面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位于轴向第一定位面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前方。
21.所述周向第二定位面位于轴向第二定位面旁并与轴向第二定位面呈角度,周向第二定位面的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的中心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周向第二定位面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位于轴向第二定位面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前方。
22.5.上述方案中,所述针座上设有锁定槽,锁定槽为凹槽结构并且朝向前方,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为锁定槽的底面,周向第一定位面为锁定槽的侧面。所述前套管上设有锁定柱,锁定柱为凸起结构并且朝向后方,所述轴向第二定位面为锁定柱的顶面,周向第二定位面为锁定柱的侧面。所述过渡面设在锁定槽的外侧或/和锁定柱侧部。
23.6.上述方案中,所述锁定槽设在针座的定位柱前端端面上。所述前套管内壁上设有向中心方向凸出的内圈,锁定柱坐落在内圈上并且朝向后方。
24.7.上述方案中,所述针座上设有锁定柱,锁定柱为凸起结构并且朝向前方,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为锁定柱的顶面,周向第一定位面为锁定柱的侧面。所述前套管上设有锁定槽,锁定槽为凹槽结构并且朝向后方,所述轴向第二定位面为锁定槽的底面,周向第二定位面为锁定槽的侧面。所述过渡面设在锁定槽的外侧或/和锁定柱侧部。
25.8.上述方案中,所述前套管内壁上设有向中心方向凸出的内圈,所述锁定槽设在内圈上。所述锁定柱设在针座的定位柱前端端面上。
26.9.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柱的外围设有延伸套,该延伸套为套筒结构,该套筒与定位柱同轴心,且与定位柱为一体成型结构;前套管与延伸套在轴向滑动配合,同时在周向转动配合。
27.10.上述方案中,所述前套管的后部插装在延伸套内,所述前套管外缘上设有外缘挡圈,延伸套内缘上设有内缘挡圈,当前套管相对延伸套向前滑动时,内缘挡圈与外缘挡圈配合构成所述前端限位位置。
28.11.上述方案中,所述针座上设有第一台阶面,第一台阶面包括正面和侧面,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为第一台阶面的正面,周向第一定位面为第一台阶面的侧面。所述前套管上设有第二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包括正面和侧面,所述轴向第二定位面为第二台阶面的正面,周向第二定位面为第二台阶面的侧面。所述过渡面设在第一台阶面的侧面或/和第二台阶面的侧面。
29.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和技术构思是:为了解决现有手动安全保护胰岛注射针头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在针座与前套管之间设计了一种转动定位锁定结构,该转动定位锁定结构主要由设在针座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和周向第一定位面以及设在前套管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和周向第二定位面构成。在前套管相对于针座处于前端限位位置上,手动转动前套管,当前套管上的周向第二定位面与针座上的周向第一定位面接触定位时,前套管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与针座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面对面设置,以此将前套管定位锁定在针座上并形成针对针体前端针尖的安全保护。
30.由于上述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31.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背景中对比文件)相比没有增加任何零部件和杀号,而通过结构改进增加了保护状态下的锁定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胰岛素注射针头的安全性,消除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
32.2.构思巧妙。本实用新型利用前套管在前端限位位置状态下与针座的转动配合关系,在针座与前套管之间设计了一种简单可靠的转动定位锁定结构。从而巧妙地解决了本
实用新型提出的安全性问题。尽管本实用新型转动定位锁定结构并不复杂,但其效果显著,具有实质性特点。
33.3.使用更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使用后只要转动前套管即可锁定。而对比文件中胰岛素注射针头需要将防护帽拉下来旋转固定后才能使用,使用后再反旋解除固定,才能分离防护帽。
34.4.防护更有效。本实用新型使用后转动前套管即进入锁定状态,由此形成了有效防护。对比文件中胰岛素注射针头使用后防护帽为假性防护,被触碰后依然可以伤人,存在安全隐患。
35.5.带有锁定提示音。本实用新型前套管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经过过渡面爬升至与针座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面对面顶压时(见实施例1),会出现提示声音表示已进入锁定状态。而对比文件中胰岛素注射针头没有此效果。
附图说明
3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3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分解图;
3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前套管从后端视角的立体图;
39.附图4为图3的f处局部放大图;
4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前套管从前端视角的立体图;
41.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针座立体图;
42.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初始状态主视图;
43.附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44.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初始状态立体图;
45.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前套管按压到底状态立体图;
46.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转动前套管状态立体图;
47.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转动前套管状态立体剖视图;
48.附图1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前套管锁定状态立体图;
49.附图1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前套管锁定状态剖视图;
50.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轴向第一定位面与轴向第二定位面交错原理图;
51.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图;
52.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分解图;
53.附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前套管立体图;
54.附图18为图17的g局部放大图;
55.附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针座立体图;
56.附图20为图19的h局部放大图;
57.附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初始状态主视图;
58.附图22为图21的b-b剖视图;
59.附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前套管锁定状态立体图;
60.附图24为图23的c-c立体剖视图;
61.附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初始状态立体图;
62.附图26为图25的局部放大图;
63.附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前套管按压到底状态立体图;
64.附图28为图27的局部放大图;
65.附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前套管锁定状态立体图
66.附图30为图29的局部放大图;
67.附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立体分解图;
68.附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前套管立体图。
69.以上附图中:1.针座;2.前套管;3.弹簧;4. 针体;5.定位柱;6.接口;7.轴向第一定位面;8.轴向第二定位面;9.过渡面;10.周向第一定位面;11. 周向第二定位面;12.锁定柱;13.内圈;14.外缘挡圈;15.延伸套;16. 内缘挡圈;17.锁定槽;18.第一台阶面;19.第二台阶面;20.支撑片;21.导向筋;22.导向槽;23.定位槽;24.限位槽;25.限位柱;s1.交错长度;s2.投影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7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71.实施例1: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
72.如图1-14所示,该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由针座1、针体4、前套管2和弹簧3组成(见图1和图2)。其中,各零部件及其构造如下:
73.针座1,该针座1前部设有定位柱5(见图6和图8),后部设有用来连接胰岛素笔的接口6(见图8)。
74.针体4,该针体4前端为注射段,后端为连接段,针体4固定在定位柱5上(见图8),注射段从定位柱5前端向前延伸,连接段从定位柱5后端延伸至接口6中(见图8)。
75.前套管2,该前套管2用来保护针体4的注射段,前套管2的主体结构为管体(见图3和图8),前套管2与针座1在轴向滑动配合(见图8),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在滑动方向上具有前端限位位置(见图8),前套管2与针座1在周向转动配合。
76.弹簧3,该弹簧3为螺旋弹簧并且作用在前套管2与针座1之间的滑动方向上(见图8)。
77.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是在针座1与前套管2之间设计了一种转动定位锁定结构。该转动定位锁定结构主要由以下结构和构造构成:
78.所述针座1上设有轴向第一定位面7(见图6),该轴向第一定位面7朝向轴向前方。对应该轴向第一定位面7在前套管2上设有轴向第二定位面8(见图4),该轴向第二定位面8朝向轴向后方。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7的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的中心处于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
79.所述针座1上设有周向第一定位面10(见图6),该周向第一定位面10朝向周向的顺时针转动方向或者逆时针转动方向,对应该周向第一定位面10在前套管2上设有周向第二定位面11(见图4),该周向第二定位面11朝向周向的逆时针转动方向或者顺时针转动方向。所述周向第一定位面10的中心与周向第二定位面11的中心处于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
80.在装配状态下的圆周方向上,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7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中心
的相位差等于周向第一定位面10中心与周向第二定位面11中心的相位差。
81.针对轴向第二定位面8设有过渡面9,该过渡面9为斜面(见图4),所述过渡面9位于轴向第二定位面8旁并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连接(见图4),过渡面9的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的中心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见图4)。
82.所述周向第一定位面10位于轴向第一定位面7旁并与轴向第一定位面7呈角度,周向第一定位面10的中心与轴向第一定位面7的中心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见图6),周向第一定位面10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位于轴向第一定位面7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前方。
83.所述周向第二定位面11位于轴向第二定位面8旁并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呈角度,周向第二定位面11的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的中心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见图4),周向第二定位面11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位于轴向第二定位面8的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前方。
84.当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处于前端限位位置(见图8),且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圆周方向上处于错位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7中心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中心在轴向的投影位置前后交错,而且前后交错长度s1落在所述过渡面9在轴向的投影长度s2范围内(见图14),在此状态下手动转动前套管2时,前套管2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8经过过渡面9爬升至与针座1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7面对面顶压状态,同时周向第二定位面11与周向第一定位面10接触定位。
85.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渡面9是转动锁定前套管2时工作斜面或者弧面,因为在锁定前当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处于前端限位位置,且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周向处于错位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轴向是前后交错的,转动前套管2时前套管2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8经过过渡面9爬升至与针座1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7顶压。所以过渡面9能够使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两者从错位状态转换顶压状态。在顶压状态下前套管2相对针座1不能再向后缩进,迫使前套管2相对针座1处理锁定状态。
86.在本实施例中,在非锁定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轴向有一个前后交错。也就是说明在锁定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7在后,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前,两者面对面设置,而在非锁定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7在前,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后,两者有一交错量,即前后交错的长度。这种交错是为了保证在锁定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存在顶压力,此顶压力能够保证锁定的可靠性。这种交错量一般不会太大,否则轴向第二定位面8很难经过过渡面9爬升至与轴向第一定位面7面对面顶压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要求前后交错的长度要落在过渡面9在轴向的投影长度范围内的原因。但对本实用新型来说,这样的前后交错不是必须的,可以没有前后交错的情况。
8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座1上设有锁定槽17(见图6),锁定槽17为凹槽结构并且朝向前方,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7为锁定槽17的底面,周向第一定位面10为锁定槽17的侧面(见图6)。所述前套管2上设有锁定柱12(见图3),锁定柱12为凸起结构并且朝向后方,所述轴向第二定位面8为锁定柱12的顶面,周向第二定位面11为锁定柱12的侧面(见图4)。所述过渡面9设在锁定柱12侧部(见图3和图4)。所述锁定槽17设在针座1的定位柱5前端端面上(见图6),而且锁定槽17有两个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对称布置(见图6)。所述前套管2内壁上
设有向中心方向凸出的内圈13(见图3),锁定柱12坐落在内圈13上并且朝向后方(见图3和图8),而且锁定柱12有两个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对称布置(见图3)。
8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前套管2与针座1在轴向滑动配合,前套管2与针座1在周向转动配合的关系。在针座1的定位柱5的外围设有延伸套15(见图6和图8),该延伸套15为套筒结构,该套筒与定位柱5同轴心,且与定位柱5为一体成型结构。前套管2与延伸套15在轴向滑动配合,同时在周向转动配合。所述前套管2的后部插装在延伸套15内(见图8),前套管2外缘上设有外缘挡圈14,延伸套15内缘上设有内缘挡圈16(见图8),当前套管2相对延伸套15向前滑动时,内缘挡圈16与外缘挡圈14配合构成所述前端限位位置。
8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使用过程描述如下:
90.1.初始状态
91.图7表示初始状态主视图,图8表示初始状态a-a剖视图,图9表示初始状态立体图。从图8中可以看出,前套管2处于前端限位位置,延伸套15内缘上的内缘挡圈16与前套管2上的外缘挡圈14配合,弹簧3顶压在前套管2与针座1的轴向。从图9中可以看出,在初始状态下一对锁定槽17(两个)与一对锁定柱12(两个)在圆周方向的位置错开。在初始状态下,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轴向有一个错位,即轴向第一定位面7在前,轴向第二定位面8在后,轴向第一定位面7和轴向第二定位面8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且在圆周方向不在同一方位,即在周向方位上呈90度。
92.2.前套管缩进状态
93.图10表示前套管2在使用时按压到底状态立体图。从图10中可以看出,前套管2相对针座1处于缩进状态,表示已向患者注射胰岛素,此时一对锁定槽17(两个)与一对锁定柱12(两个)在圆周方向的位置保持错开。注射完成后,拔出胰岛素注射针头,在弹簧3的作用下前套管2又恢复到初始状态。
94.3.转动前套管状态
95.附11表示转动前套管状态立体图,图12表示转动前套管状态立体剖视图。图11中的箭头表示转动方向,从图11中可以看出,此时一对锁定槽17(两个)相对于一对锁定柱12(两个)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已经发生改变,其中,一对锁定柱12(两个)逐渐靠近一对锁定槽17(两个),但尚未锁定。从图12中可以看出,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处理前端限位位置上。图11中的箭头表示逆时针转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顺时针转动前套管2也是可以的,其效果与逆时针转动前套管2相同。
96.4.前套管锁定状态
97.图13a表示前套管锁定状态立体图,图13b表示前套管锁定状态剖视图。从图13a和图13b中可以看出前套管2上的锁定柱12已卡入锁定槽17中,此时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呈顶压状态。这也说明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由此前在轴向的错位状态,转动前套管2时前套管2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8经过过渡面9爬升至与针座1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7顶压,同时周向第二定位面11与周向第一定位面10接触定位的状态,以此将前套管2定位锁定在针座1上并形成针对针体4前端针尖的安全保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由此前在轴向的错位转变为顶压,前套管2与针座1之间发生了弹性变形,这样的弹性变形也使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保持着一定的顶压力,该顶压力理论上也能使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保持锁定状态。但
在本实例中,锁定柱12已卡入锁定槽17中锁定的效果更好。
98.实施例2: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
99.如图15-30所示,由针座1、针体4、前套管2和弹簧3组成(见图15和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区别或不同:
100.第一,所述针座1上设有第一台阶面18(见图19),第一台阶面18包括正面和侧面,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7为第一台阶面18的正面,周向第一定位面10为第一台阶面18的侧面(见图20)。第一台阶台18对应实施例1中的锁定槽17。
101.第二,所述前套管2上设有第二台阶面19(见图17),第二台阶面19包括正面和侧面,所述轴向第二定位面8为第二台阶面19的正面,周向第二定位面11为第二台阶面19的侧面(见图18)。第二台阶面19对应实施例1中的锁定柱12。
102.第三,所述过渡面9为圆弧面设在第一台阶面18的侧面和第二台阶面19的侧面,该圆弧面因为是圆弧角图中未用标号标注,图示不明显。本实施例中的圆弧面对应实施例1中的斜面(锁定柱12上的斜面)。
103.第四,所述前套管2上设有支撑片20(见图17),第二台阶面19设置在支撑片20上。该支撑片20对应实施例1中的内圈。
104.第五,前套管2上设有导向筋21(见图17),对应导向筋21在针座1的延伸套15上设有导向槽22和定位槽23(见图19)。导向筋21与导向槽22使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在轴向滑动配合。在前端限位位置上所述前套管2与针座1在周向转动配合,此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前套管2时,前套管2上的导向筋21从导向槽22中滑跃到定位槽23中。定位槽23的作用是保持周向定位,一旦周向第一定位面10与周向第二定位面11接触,导向筋21也与定位槽23配合,据此因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顶压配合前套管2在轴向相对针座1锁定,因周向第一定位面10与周向第二定位面11接触,同时导向筋21与定位槽23配合前套管2在周向相对针座1锁定。
105.实施例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1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使用过程描述如下:
107.1.初始状态
108.图21表示初始状态主视图,图22为图21的b-b剖视图,图25表示初始状态立体图,图26为图25的局部放大图。从图22中可以看出,从图8中可以看出,前套管2处于前端限位位置,延伸套15内缘上的内缘挡圈16与前套管2上的外缘挡圈14配合,弹簧3顶压在前套管2与针座1的轴向。从图25中可以看出,导向筋21位于导向槽22中,而不在定位槽23中。从图26可以看出,第一台阶面18与第二台阶面19没有结合。换句话说,轴向第一定位面7和轴向第二定位面8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但在圆周方向不在同一方位,在轴向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错位,且轴向第一定位面7位于轴向第二定位面8前方。
109.2.前套管缩进状态
110.图27表示前套管2在使用时按压到底状态立体图,图28为图27的局部放大图。从图27中可以看出,前套管2相对针座1处于缩进状态,表示已向患者注射胰岛素,注射完成后,拔出胰岛素注射针头,在弹簧3的作用下前套管2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导向筋21位于导向槽22中,而不在定位槽23中。从图28可以看出,第一台阶面18与第二台阶面19没有结合。换句话说,轴向第一定位面7和轴向第二定位面8处于同一转动半径的路径上,但在圆周方向不
在同一方位,在轴向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错位,且轴向第一定位面7位于轴向第二定位面8前方。
111.4.前套管锁定状态
112.图23表示前套管处于锁定状态立体图,图24为图23的c-c立体剖视图;图29表示前套管处于锁定状态另一视角立体图,图30为图29的局部放大图。从图24中可以看出,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由此前在轴向的错位状态,转动前套管2时前套管2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8经过过渡面9爬升至与针座1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7顶压,同时周向第二定位面11与周向第一定位面10接触定位的状态,以此将前套管2定位锁定在针座1上并形成针对针体4前端针尖的安全保护。从图29中可以看出,导向筋21位于定位槽23中,而不在导向槽22中。从图30中可以看出,第一台阶面18与第二台阶面19已结合。在锁定状态下,由于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轴向第二定位面8顶压前套管2相对针座1在轴向被锁定。由于周向第一定位面10与周向第二定位面11接触,且导向筋21位于定位槽23中,前套管2相对针座1在周向被锁定。
113.实施例3:一种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
114.如图31和图32所示,由针座1、针体4(图31未示出)、前套管2和弹簧3组成(见图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区别或不同:延伸套15的内缘上设有限位柱25,对应该限位柱25在前套管2的外缘上设有限位槽24。周向第一定位面10由限位柱25的侧面形成,周向第二定位面11由限位槽24侧面形成。在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处于前端限位位置时,手动转动前套管2,前套管2上的限位槽24与针座1上的限位柱25配合,使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在圆周方向上定位,在此状态下设在针座1上的轴向第一定位面7与设在前套管2上的轴向第二定位面8面对面,使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在轴向定位,以此将前套管2相对针座1锁定。
115.实施例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116.针对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能产生的变化描述如下:
117.1.以上实施例1中,手动锁定的胰岛素注射针头由针座1、针体4、前套管2和弹簧3组成(见图1和图2)。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作为产品胰岛素注射针头还可以包括外套,外套为套筒结构,套在针座1和前套管2之外,用于保护胰岛素注射针头整体。由于外套与创新点无关,因此在文字描述和附图中均将其略去。除此而外,还可以包含用来保护针体连接段的尾盖。因尾盖与本实用新型创新点也无关,因此在文字描述和附图中均将其略去。这也是权利要求书中采用开放式表述的原因。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
118.2.以上实施例1中,针对轴向第二定位面8设有过渡面9(见图4)。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针对轴向第一定位面7设置过渡面9,也可以针对轴向第一定位面7和轴向第二定位面8设置过渡面9。过渡面9是轴向第二定位面8与轴向第一定位面7从错位状态转换为顶压状态的引导面。由此可见该引导面可以设置在轴向第一定位面7或/和轴向第二定位面8旁。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
119.3.以上实施例1中,所述锁定槽17设在针座1的定位柱5前端端面上,而且锁定槽17有两个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对称布置(见图6)。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锁定槽17不一定非要设在定位柱5上,设在针座1的其他部位也可以,只要使轴向第一定位面7和周向第一定位面10满足本实用新型定义要求即可。同理,锁定槽17的数量也不一定非要两个,理论上至少一个就可以了,但两个具有对称性,效果更好。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
120.4.以上实施例1中,所述锁定柱12坐落在内圈13上(见图3),而且锁定柱12有两个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对称布置(见图3)。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与锁定槽17同理,锁定柱12不一定非要坐落在内圈13,而且数量也一定非要两个。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
121.5.以上实施例1中,所述针座1上设有锁定槽17(见图6),前套管2上设有锁定柱12(见图3)。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两者的位置可以交换,即将锁定柱12设在针座1上,将锁定槽17设在前套管2上。具体是:所述针座1上设有锁定柱12,锁定柱12为凸起结构并且朝向前方,所述轴向第一定位面7为锁定柱12的顶面,周向第一定位面10为锁定柱12的侧面。所述前套管2上设有锁定槽17,锁定槽17为凹槽结构并且朝向后方,所述轴向第二定位面8为锁定槽17的底面,周向第二定位面11为锁定槽17的侧面。所述过渡面9设在锁定槽17的外侧或/和锁定柱12侧部。所述前套管2内壁上设有向中心方向凸出的内圈13,所述锁定槽17设在内圈13上。所述锁定柱12设在针座1的定位柱5前端端面上。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
122.6.以上实施例1中,为了保证前套管2与针座1在轴向滑动配合,前套管2与针座1在周向转动配合的关系。在针座1的定位柱5的外围设有延伸套15(见图6和图8)。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为了满足前套管2与针座1的运动关系设置延伸套15不是必要的,可以直接将前套管2与接口6的外缘配合来实现,也可以将前套管2直接与定位柱5配合来实现。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
123.7.以上实施例1中,前套管2与针座1之间设有弹簧3。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不要弹簧3也能实现前套管2相对于针座1在轴向上往复滑动。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知晓的。
12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zhuanli/05/202221944097.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19:13:48 G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