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li/60/202122488458.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19:12:59 GMT --> 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的制作方法

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3216发布日期:2023-07-24 02:3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的制作方法
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
技术领域
1娱乐游戏涉及供电电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


背景技术:

2.储能系统的对其辅助电源的要求:
3.为了防止电网突然停电时,控制系统bms突然掉电,造成系统发生严重故障,需要储能系统的辅助电源在电网掉电时仍能正常工作,即辅助电源同时从电网取电和高压电池取电,隔离转换为低压输出;
4.为了节能,要求辅助电源优先电网取电,电网掉电时,立即从电网转为高压电池取电。
5.如附图2所示,传统的做法是使用一个隔离ac/dc模块和一个隔离dc/dc模块,ac/dc模块从电网取电,dc/dc模块从高压电池取电,两个模块输出通过psd(竞争供电模块)后给到储能控制系统供电,设计时将ac/dc模块的输出电压略高于dc/dc的输出电压,保障psd优先选择acdc模块供电,电网掉电,立即切换到dc/dc模块供电。
6.在传统的拓扑实现架构中,储能系统的辅助电源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7娱乐游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
8娱乐游戏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9.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包括:
10.第一emi电路、第二emi电路、全桥整流电路、pfc升压模块、boost升压模块、dc/dc隔离变换模块、辅助电源、第一mcu微控单元、第二mcu微控单元;
11.其中,所述第一emi电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所述pfc升压模块、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串联组成电网升压电路,所述emi电路外接电网;
12.所述第二emi电路、所述boost升压模块、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电池升压电路,所述第二emi电路外接高压电池;
13.所述pfc升压模块和所述boost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并联后与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连接,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为控制系统bms供电;
14.所述辅助电源可提供辅助电力,所述第一mcu微控单元负责原边采样和控制,所述第二mcu微控单元负责副边采样和控制,所述第一mcu微控单元和所述第二mcu微控单元采用隔离通信。
15.优选的,在所述第二emi电路与所述boost升压模块之间的还设有防反二极管。
16.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非隔离的boost升压模块和一个非隔离的pfc升压模块,boost升压模块将高压电池的电压升压为一定电压,pfc升压模块将电网电压升压到一定电压,两个输出并联,再通过隔离dc/dc输出模块给控制系统bms使用,依靠上述拓扑
架构,该电源的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架构图;
19.图2为传统架构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图2所示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包括:
22.第一emi电路、第二emi电路、全桥整流电路、pfc升压模块、boost升压模块、dc/dc隔离变换模块、辅助电源、第一mcu微控单元、第二mcu微控单元;
23.其中,第一emi电路、全桥整流电路、pfc升压模块、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串联组成电网升压电路,emi电路外接电网;
24.第二emi电路、boost升压模块、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电池升压电路,第二emi电路外接高压电池;
25.pfc升压模块和boost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并联,pfc升压高于boost升压,从而实现电网供电,优先消耗电网电,电网掉电,立即切换到高压电池供电的功能。
26.防反二极管串联在直流输入的正线和负线供电线路上,可以作为直流输入的反接保护,还可以防止辅助电源内部非隔离电路通过的直流负线与电池负线和电网其他设备形成环流。
27.pfc升压模块和boost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并联后与dc/dc隔离变换模块连接,dc/dc隔离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为控制系统bms供电。
28.辅助电源可提供辅助电力,第一mcu微控单元负责原边采样和控制,第二mcu微控单元负责副边采样和控制,第一mcu微控单元和第二mcu微控单元采用隔离通信。
29.在第二emi电路与boost升压模块之间的还设有防反电路。
30.该电源结构(如图1)与原有的电源架构(如图2)相比:
31.1.隔离dc/dc模块只用一个,可节省至少30%成本;
32.2.原有拓扑结构中,隔离ac/dc模块内部需要设计一个辅助电源,隔离dc/dc模块内部需要设计一个辅助电源,而本电源内部的辅助电源只需要一个,从而简化了设计,节省成本10%左右;
33.3.非隔离boost升压模块和非隔离的pfc升压模块输出并联,即两个模块升压电容可以共用,即相比老拓扑结构省去了dc/dc隔离模块中的boost升压部分的升压电容,节省
成本5%;
34.4.本电源使用内部的mcu微控单元做工作状态监控,省去了原有拓扑结构后端专门配一个psd竞争供电模块,成本降低10%左右;
35.5.整个供电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原本储能系统需要采购三个件,装配与柜体内,现只需要一个件装配,系统内部连线数量大幅降低,而且新拓扑电源相比老拓扑电源整体体积缩小1/2以上。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emi电路、第二emi电路、全桥整流电路、pfc升压模块、boost升压模块、dc/dc隔离变换模块、辅助电源、第一mcu微控单元、第二mcu微控单元;其中,所述第一emi电路、所述全桥整流电路、所述pfc升压模块、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串联组成电网升压电路,所述emi电路外接电网;所述第二emi电路、所述boost升压模块、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电池升压电路,所述第二emi电路外接高压电池;所述pfc升压模块和所述boost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并联后与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连接,所述dc/dc隔离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为控制系统bms供电;所述辅助电源可提供辅助电力,所述第一mcu微控单元负责原边采样和控制,所述第二mcu微控单元负责副边采样和控制,所述第一mcu微控单元和所述第二mcu微控单元采用隔离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cdc二合一电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emi电路与所述boost升压模块之间的还设有防反二极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ACDC二合一电源,第一EMI电路、全桥整流电路、PFC升压模块、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串联组成电网升压电路,第二EMI电路、Boost升压模块、DC/DC隔离变换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电池升压电路,第二EMI电路外接高压电池,PFC升压模块和Boost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并联后与DC/DC隔离变换模块连接,DC/DC隔离变换模块的输出端为控制系统BMS供电。在本实用新型中,Boost升压模块将高压电池的电压升压为一定电压,PFC升压模块将电网电压升压到一定电压,两个输出并联,再通过隔离DC/DC输出模块给控制系统BMS使用,依靠上述拓扑架构,该电源的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书 冯鹏辉 焦朋朋 黄昆 焦轶冰 张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嘉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3/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zhuanli/60/202122488458.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19:13:07 G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