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anli/08/202320560503.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21:41:40 GMT --> 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0672发布日期:2023-07-20 12:40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除尘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代工业中,为对木材等进行加工,会使用到小型的加工设备,如切割机、钻孔机、锯床等,由于对木材进行一定程度的粉碎操作,因此会产生扬尘,为了解决扬尘问题,通常会选择在周边加装除尘设备,减小扬尘量。
3.现有的除尘设备大都设置于工作台上某一位置,利用吸风管对准灰尘产生位置进行灰尘吸收,灰尘随气流进入吸风管的内部,在过滤设备处完成分流,吸风管为了减小对于周边工件、机械的影响,通常吸风管的截面积较小,因此其作用的范围有限,无法对装置周围逃逸的灰尘进行处理,装置的实用性不佳。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
4.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除尘设备吸尘范围有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箱,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导气槽结构,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吸气结构;
7.所述导气槽结构包括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所述主管、转角管和直管之间相互联结,形成环形结构,且主管和气泵输出端之间连通设置,所述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上方均焊接有扁平管,使压缩空气形成气慕;
8.所述吸气结构包括若干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吸气道。
9.优选的,所述主管、直管均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转角管之间,且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接缝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条,所述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纵截面面积大于扁平管纵截面面积,且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内部宽度均大于扁平管。
10.优选的,所述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外壁上一端焊接有插接块,另一端焊接有插接槽。
11.优选的,所述吸气结构还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形状和下方导气槽结构相似设置,且外框架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气槽,第一气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内部宽度,所述外框架的外壁上焊接有若干个挂耳。
12.优选的,所述吸气道呈x、y轴方向设置,相互之间组合呈网格状结构,且吸气道靠近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槽,第二气槽和吸气道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气槽的宽度小于吸气道的宽度。
1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4.通过在工作台下方设置导气槽、扁平管,气流利用扁平管加速形成气慕,从而将灰尘限制在工作台的上方区域,配合吸气结构,实现将灰尘收集至过滤箱中,保证了对工作台扬尘良好的收集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吸气管吸尘的方式,提升了吸尘的效果,减小了灰尘的外溢。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等轴测图;
1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仰视等轴测图;
1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气槽结构图;
1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吸气结构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外框架;201、第一气槽;3、吸气道;301、第二气槽;4、挂耳;5、过滤箱;6、气泵;7、主管;8、转角管;9、直管;10、扁平管;11、插接块;12、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参照图1-4,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气泵6,且气泵6的输入端连通有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箱5,气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和过滤箱5之间连通设置,再经由管道和外框架2之间连通设置,工作台1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导气槽结构,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吸气结构;
23.导气槽结构包括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主管7、转角管8和直管9之间相互联结,形成环形结构,且主管7和气泵6输出端之间连通设置,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上方均焊接有扁平管10,使压缩空气形成气慕,主管7、直管9均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转角管8之间,且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接缝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条,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纵截面面积大于扁平管10纵截面面积,且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内部宽度均大于扁平管10,利用扁平管10宽度小的特性,使其压缩从主管7、转角管8和直管9中出来的气流,气流在扁平管10位置处获得更大的流速,以此使得扁平管10将输出的气流形成气慕;
24.装置工作时,气泵6输出的气流通过管道输送至主管7中,经由主管7输送至转角管8和直管9中,进入转角管8和直管9中的气流在扁平管10的加速作用下,向上输出,形成气慕,从而减小工作台1上方灰尘的外溢;
25.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外壁上一端焊接有插接块11,另一端焊接有插接槽12,插接槽11和插接块12之间间隙滑嵌配合,且插接槽11和插接块12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插接槽11和插接块12之间通过在螺纹孔中螺纹连接螺栓实现相互之间的限位,以此保证管道之间位置稳定;
26.吸气结构包括若干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吸气道3,吸气结构还包括外框架2,外框架2形状和下方导气槽结构相似设置,且外框架2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气槽201,第一气槽201的开口宽度小于内部宽度,利用窄口的第一气槽201,使得气流在该位置处被加速,从而提升对
灰尘的吸收效果,外框架2的外壁上焊接有若干个挂耳4,挂耳4通过钢丝绳、螺纹杆等和外部结构之间固定连接,从而对其位置进行固定,吸气道3呈x、y轴方向设置,相互之间组合呈网格状结构,且吸气道3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槽301,第二气槽301和吸气道3的内部连通设置,第二气槽301的宽度小于吸气道3的宽度,和第一气槽201的原理相同,为增加第二气槽301处的气流流速,从而提升气流对灰尘的吸收效果;
27.被气慕阻隔在工作台1上方区域内的灰尘,在外框架2和吸气道3的作用下,对下方区域内弥散的灰尘进行吸收,并将吸收后的灰尘转送至过滤箱5中,在过滤箱5中滤网的作用下,实现灰尘和气流之间的分离。
28.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气泵(6),且气泵(6)的输入端连通有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导气槽结构,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吸气结构;所述导气槽结构包括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所述主管(7)、转角管(8)和直管(9)之间相互联结,形成环形结构,且主管(7)和气泵(6)输出端之间连通设置,所述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上方均焊接有扁平管(10),使压缩空气形成气慕;所述吸气结构包括若干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吸气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7)、直管(9)均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个转角管(8)之间,且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接缝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胶条,所述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纵截面面积大于扁平管(10)纵截面面积,且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内部宽度均大于扁平管(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7)、转角管(8)和若干个直管(9)外壁上一端焊接有插接块(11),另一端焊接有插接槽(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结构还包括外框架(2),所述外框架(2)形状和下方导气槽结构相似设置,且外框架(2)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气槽(201),第一气槽(201)的开口宽度小于内部宽度,所述外框架(2)的外壁上焊接有若干个挂耳(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道(3)呈x、y轴方向设置,相互之间组合呈网格状结构,且吸气道(3)靠近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槽(301),第二气槽(301)和吸气道(3)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气槽(301)的宽度小于吸气道(3)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作台扬尘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气泵和过滤箱,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外侧设置有导气槽结构,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吸气结构;所述导气槽结构包括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且主管和气泵输出端之间连通设置,所述主管、转角管和若干个直管上方均焊接有扁平管;所述吸气结构包括若干个纵横交错设置的吸气道,本方案,通过在工作台下方设置导气槽、扁平管,气流利用扁平管加速形成气慕,从而将灰尘限制在工作台的上方区域,配合吸气结构,实现将灰尘收集至过滤箱中,保证了对工作台扬尘良好的收集效果。良好的收集效果。良好的收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杏 江厚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林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3/7/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zhuanli/08/202320560503.html by HTTrack Website Copier/3.x [XR&CO'2014], Mon, 24 Jul 2023 21:41:47 GMT -->